OpenAI的平台悖论:为什么“什么都做”可能反而太多了

引言: 萨姆·奥特曼在 OpenAI 2025 年开发者大会上的发言,描绘了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其中 ChatGPT 将成为我们数字生活的中央神经系统,甚至可能延伸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尽管这种雄心壮志不可否认,但经验丰富的观察家们不禁回想起科技史的墓地,那里遍布着类似的“万能”平台和硬件赌博。这种宏伟的愿景需要我们保持健康的怀疑态度。
核心提炼
- OpenAI的激进转型,从模型提供商转向一个全栈计算生态系统,旨在取代现有的操作系统和硬件。
- ChatGPT 内拟议的“应用商店”,再结合智能体AI和自主编码工具,或将重塑软件开发和分发,并有可能创建一个新的“围墙花园”。
- 创建新硬件、培育真正开放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以及管理天文数字般的计算成本等方面的巨大障碍,给这些雄心勃勃的主张蒙上了一层长长的阴影。
深度解读
OpenAI 在 2025 年的 DevDay 大会上揭示了一个宏大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愿景:将聊天机器人转变为操作系统,赋能 AI 代理自主管理工作流程,并与乔尼·艾维(Jony Ive)共同打造新硬件。这标志着战略性的转变,从提供“镐和铲”转变为“建造整个金矿”,但从“聊天机器人”到“计算平台”的旅程却充满了历史上的失败先例。
将 ChatGPT 视为“新的应用商店”或操作系统,并通过“Apps SDK”实现,听起来与西方市场长期被吹捧却鲜有成功的“超级应用”梦想惊人地相似。尽管演示展示了聊天界面内丰富的用户界面和全屏体验,但这本质上将 ChatGPT 定位为一个精致的浏览器或一个复杂的启动器,而非一个基础的操作系统。像 iOS 或 Android 这样的真正操作系统管理着硬件、内存、安全以及大量底层进程,而 OpenAI 尚未展示,甚至尚未声称,它打算处理这些。对开发者而言,“数亿聊天用户”的吸引力固然巨大,但这只是一个基于 OpenAI 条款构建的分发渠道,呼应了开发者们经常谴责的应用商店经济模式。这真的是“开放”吗,抑或仅仅是一个新的、可能形成垄断的守门人?
用于构建自主 AI 工作者的“Agent Kit”解决了明确的企业需求,有望自动化当前耗费大量人力的复杂流程。Ramp 的采购代理演示引人注目,但现实世界是混乱的。代理在处理边缘案例、模糊性和人类操作员习以为常的细微语境时常常面临困难。将 AI 代理从“原型”推向“生产”需要严格的验证、强大的错误处理以及对偶尔失败的容忍度,而许多任务关键型企业系统无法承受这些。
或许最深远也最令人怀疑的雄心在于 Codex 的毕业和乔尼·艾维设计的硬件的引入。将白板草图转化为功能性应用是一个诱人的概念,但它忽略了架构、扩展性、安全性及可维护性的复杂性——这些领域即使是最先进的 AI 也力有未逮。硬件领域的布局,尤其是艾维的参与,昭示着“新的计算范式”,但这些是出了名的难以创造。从零开始构建创新设备、建立制造管线,并找到一个超越“更好地与 AI 互动”之外、引人注目的大众市场用例,是苹果公司拥有数十年经验仍在努力应对的“珠峰级”挑战。OpenAI,作为一家主要从事软件和研究的公司,将涉足一个其非常不熟悉且资本密集的领域。
对比观点
OpenAI将自己定位为革命性平台,但一种怀疑的观点认为,这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一种重新垄断数字生态系统的尝试。该公司力图成为“商业网络的实际入口”,使其直接与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抗衡,这些巨头拥有各自强大的AI计划和成熟的生态系统。这些现有企业拥有无与伦比的硬件专业知识、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在软件、服务和庞大用户群中的深度整合。OpenAI的硬件赌注,尽管有乔尼·艾维的光环加持,仍有可能分散其注意力,并在其毫无固有优势的领域耗费大量资源。
此外,“超级助手”掌控一切的理念依赖于用户行为的根本性转变,而这种转变并非板上钉钉。用户真的希望所有的数字交互都通过单一的AI界面进行吗,即使有丰富的用户界面叠加?这可能导致认知超载、隐私问题以及令人心寒的缺乏选择。为支持复杂的智能体和不断进化的模型所需的巨大计算资源,也对OpenAI及其用户的长期可持续性和成本提出了重大疑问。“应用商店”的承诺可能很快就会演变成一个高度策划的专有“花园”,扼杀真正的创新,并复制其表面上试图超越的锁定机制。
前景探讨
未来1-2年内,OpenAI的宏伟愿景将面临巨大阻力。我们可能会看到代理式人工智能的渐进式发展,尤其是在企业环境中,可以自动化特定的、明确定义的任务。“应用SDK”可能会因其新颖性吸引最初的开发者兴趣,从而催生一些有趣的以聊天为中心的应用,但它不太可能取代现有的应用商店或从根本上重新定义用户与软件的互动方式。从“聊天界面”到“操作系统”的转变是代际性的,而非仅仅一次开发者大会的声明就能实现。
与Jony Ive的硬件合作是最具投机性的,坦率地说,在短期内最不可能产生实质性成果。开发、制造并推出一个真正全新类别的硬件产品,是一项耗时数年、耗资数十亿美元且充满风险的巨大工程。最大的障碍仍然是开发者的采纳、证明其代理式人工智能对大众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扩展性,以及全天候“无所不能”智能的巨大计算成本。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效率上的突破,或者其传闻中的硬件没有一个真正引人注目的“杀手级应用”,OpenAI就有可能过度扩张,最终变得样样通、样样松。
原文参考: OpenAI Dev Day 2025: ChatGPT becomes the new app store — and hardware is coming (VentureBeat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