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算法:GPT-5与AI炒作的揭穿

皇帝的新算法:GPT-5与AI炒作的揭穿

一张数字帷幕正从宏伟的GPT-5徽标前被拉开,露出下方朴实的代码,象征着揭示AI炒作的真相。

引言: 多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一直依靠各种大胆的承诺和令人屏息的期待蓬勃发展,每个新模型都被誉为迈向有意识机器的飞跃。然而,随着OpenAI备受吹捧的GPT-5的推出,该行业精心构建的指数级进步的幻象开始出现裂痕,揭示出光鲜外表下更严酷、更务实的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模型表现不及预期的问题,更是整个AI炒作周期达到了其拐点。

核心提炼

  • GPT-5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转折,即从对通用型、类人智能的追求,转向了更务实、以企业为焦点的实用模型,而这往往是以牺牲消费者体验为代价的。
  • OpenAI在发布后的叙事转变,从强调“重大飞跃”转向“实用性和可负担性”,似乎并非预先设定的策略,而更像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危机公关行为,这表明其内部开发与对外宣传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
  • 人们所感知到的人工智能创造性与精微能力(例如文采)的“弱化”,为的是偏重于一致性及减少幻觉,这引出了关于业界究竟优先发展何种“智能”,以及这种发展是为了谁的关键问题。

深度解读

GPT-5发布前的造势充满了典型的OpenAI风格:Sam Altman的“死星”推文、与iPhone视网膜显示屏的比较,以及承诺让聊天机器人成为“博士级专家”。这是一堂期望管理的大师课,专门旨在将其夸大到不切实际的程度。因此,随后的崩盘也同样引人注目。我们所目睹的GPT-5的首次亮相,不仅仅是渐进式的改进;它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尽管在公众面前显得混乱的OpenAI核心任务的重新定位。

失望的核心源于该模型未能实现用户所预期的通用智能飞跃。用户广泛报告,甚至OpenAI自己的对比材料也承认,该模型在基本推理(如“blueberry”的拼写、识别美国州名)方面存在错误,语调生硬机械,并且缺乏细微之处。这描绘了一个系统,它感觉不像是一个革命性的AI,而更像是一个经过重新调校的企业级主力。即时的公众强烈抗议,促使旧版GPT-4o暂时回归以提供情感支持互动,凸显了消费者期望被管理得多么糟糕。

OpenAI随后的叙事转向——由Altman倡导的向“现实世界效用”、“大众可访问性/可负担性”的转变,以及Christina Kim对“有用性”和“减少摩擦”的强调——如果这并非最初的传达信息,那么这种说法听起来就显得空洞。这种突然强调成本效益和企业级功能,例如编码能力(GPT-5真正擅长的领域),感觉像是从面向消费者的AGI梦想中务实地撤退。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构建和运行这些庞大模型的财务现实正在决定优先级的转变——从以抽象智能震撼个人用户,转向获得利润丰厚的企业合同,这些合同才能真正抵消AI初创公司“烧钱”的本质。似乎,行业最终被迫在科幻的宏伟愿景和季度财报的平淡要求之间做出选择。

对比观点

尽管怀疑的观点强调了从炒作中回归,但另一种观点可能将GPT-5的发展轨迹视为AI行业一次必要的、甚至是成熟的演进。支持者会认为,专注于“现实实用性”、“可负担性”和减少幻觉并非妥协,而是将AI整合到关键基础设施中的负责任的一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稳定、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模型,即使不那么“雄辩”或“炫目”,也代表着在普及人工智能益处方面的真正进步。例如,转向强大的编码能力和潜在的医疗保健应用,可以被视为AI超越新奇性,成为一种悄无声息但深刻地提高生产力和可及性的基础技术,而不是不断追逐难以捉摸的、类人通用智能的标志。对话方面暂时的“弱化”可能只是为了企业级稳定性所需的必要校准。

前景探讨

鉴于GPT-5反响平平,人工智能未来一到两年的现实展望表明,行业将持续、甚至可能加速转向专业化、企业级应用。我们将可能看到,行业对宏大、面向公众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宣言的强调会减少,而更多地侧重于针对软件开发、法律或医疗等特定行业量身定制的渐进式、基准驱动的改进。“人工智能竞赛”将越来越多地由效率、单次推理成本和领域特定准确性来定义,而非泛化的对话能力。最大的挑战将包括管理持续膨胀的公众预期,同时确保获得维持研发所需的巨额收入流。此外,行业还必须应对基础模型潜在的商品化趋势,以及在医疗或客户支持等敏感领域部署“有用”但可能缺乏细致理解或情商的系统所带来的伦理影响。挑战在于找到下一个能够真正转化为切实价值,而不仅仅是更多炒作的“惊艳因素”。


原文参考: GPT-5 failed the hype test (The Verge AI)

Read English Version (阅读英文版)

Comments are closed.